生平第一次到访越南,对胡志明市也了解不多。网上查了它的历史。获知它以前叫西贡,也曾经被法国占领。后来已内战有功人士胡志明的名字从新命名,改为胡志明市。
从飞机上看着胡志明市,蛮震撼。果然不愧为越南第一大城市。
一下飞机医了五脏庙,大伙决定先去第五郡,参观那儿的几间百年古庙
屋瓦上面有很多精致的人偶,好像在说着什么故事。。。
接下来,我们来到了战争博物馆。
戰爭遺跡博物館位於胡志明市第3郡 Vo Van Tan 28號。館內主要介紹及展出美国在越戰時期的展品,並且是外國遊客常到的景點之一。
博物館由越南政府於1975年9月開設,原稱為美國戰爭罪惡館。到了1995年,美越恢愎邦交,才改名為戰爭遺跡博物館 一直至今。但博物館內的展覽內容尚未達致政治中立。
博物館其中一座建築物稱為虎籠,作為南越政府監禁政治犯的地方。
其他展品包括圖像照片,並附設英文、越文和日文描述。展示越戰時美軍使用的橙劑及其他化學武器對受害者的傷害。
我们的下一站就是 胡志明圣母大教堂。不过天气实在是太好,口渴了,中途就来一点西贡啤酒解解渴。
早在统治越南之初,法国政府在进行西贡市规划时就拟建一座教堂。1876年8月,西贡主教举办教堂设计比赛。J·Bourad建筑师的设计方案越过另
17个方案胜出,于1877年动工,1880年竣工。在施工投标中他也夺标并亲自监工。一切建材从水泥、钢材到螺钉都从法国运来。教堂外墙面用法国马赛产
砖,不加涂料灰浆,至今依然鲜红如初,不长苔藓,不沾污渍。
教堂前是一座公园,修有4条路相互交叉呈十字架形。公园中央立着大理石圣母像,高4.2米,重
3.5吨,双手抱着缀有十字架的地球,脚踩毒蛇,表现人类的和平愿望。
圣母像因而又名为“和平圣母”。这
是雕塑家G·Ciocchetti1959年的作品。圣母像问世后,教堂被称为圣母教堂(早期原称“国家教堂”,
缘于法兰西国家出资修建和管理)。
1960年,梵蒂冈教廷在越南设置大教区,下设河内、顺化、西贡3个
总教区,该教堂改称西贡正廷教堂。1962年,梵蒂岗教廷把她升格为圣堂王宫,从此全称为西贡圣母正廷圣堂王宫。
每间祈祷室、每个窗口、每个拱顶都是一件艺术作品,室内充满了柔和的光线,给人以安详、圣洁的感觉。
参观完了圣母大教堂,我们来到了旁边的西贡中央邮政局
郵政局由法國於1886年至1891年興建,1892年正式啟用。工程建築風格充滿法式風情,與附近環境互相配合。這是郵政與電信總局,同時也是法國殖民時期的第一座郵政局。
郵政局內部相當寬敞,以簡單的綠色鐵條裝飾包住排水管。大型胡志明肖像掛畫則放置在大廳內,兩旁的牆壁上則是越南的舊地圖,舊地圖下則設有特色電話亭。郵政局兩則設有紀念品店。
胡志明市政厅(City Hall),白天与晚上的风貌截然不同。
胡志明市大劇院是一座位与市中心第1郡的劇院。這座劇院由法國人修建,於1898年動工,1900年落成。胡志明市大劇院的建築受法蘭西第三共和國華麗的建築風格影響。
越南戰爭時期,本劇場是越南共和國的下議院會場。1975年,北越共產軍隊佔領西貢(胡志明市舊名),越南南北統一,這座建築恢復了文藝設施的功能。
第二天
第二天一早,我们从我们下榻的酒店订了一个一日团,参观一个当地很特别的宗教,“高台教”的会所,以及观看他们的一些宗教仪式。
眼睛据说是他们的宗教象征。
第二站,我们来到了有名的“古芝地道”,车程相当长大约两个小时。
当年士兵休息的情形,我也来凑一脚。哈哈。。
遗留在那的美军坦克,据说是吴中反坦克地雷
陷进示范
越南兵神出鬼没的真相,就算被美国大兵发现,以他们庞大的身躯也钻不下。
真枪射击场,让你试一试身陷枪林弹雨的情形。不过当然是要钱的啦。
古芝地道,据说因为要开放给外国游客参观,所以挖宽了一点。很难想象他们在里面能生活了三年。
第二天
第二天一早,我们从我们下榻的酒店订了一个一日团,参观一个当地很特别的宗教,“高台教”的会所,以及观看他们的一些宗教仪式。
眼睛据说是他们的宗教象征。
第二站,我们来到了有名的“古芝地道”,车程相当长大约两个小时。
当年士兵休息的情形,我也来凑一脚。哈哈。。
遗留在那的美军坦克,据说是吴中反坦克地雷
陷进示范
越南兵神出鬼没的真相,就算被美国大兵发现,以他们庞大的身躯也钻不下。
真枪射击场,让你试一试身陷枪林弹雨的情形。不过当然是要钱的啦。
古芝地道,据说因为要开放给外国游客参观,所以挖宽了一点。很难想象他们在里面能生活了三年。
未完。。。待续。。。。。
没有评论:
发表评论